“试”出来的高速增长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有这样一家企业:10年时间,营收从50万增长到逾2亿元。创业第4年,也就是2018年之后,连续5年保持了100%的年均增长速度,在生物医药行业中崭露头角。
四川吉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伍万兵表示,企业的高速增长,是一步步“试”出来的。
伍万兵最初从事普通医药行业。2010年左右,国内多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多肽势必是个朝阳产业。”凭借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伍万兵靠着前期技术积累,开始尝试多肽原料生产。
“为国外企业供原料,订单不愁,但利润不高。”伍万兵表示,卖出去的多肽原料被制成成品再转卖回国内,身价暴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为何不自己做成品?
嫁接成熟渠道和设备,或能事半功倍。2015年,四川吉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四川艾丽碧丝制药有限公司,利用其原有的成品生产车间,开始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尝试。
从原料转到成品加工,从技术、设备到生产线市场几乎都是从零开始。“那就搞产学研合作。”伍万兵介绍,高校、科研院所负责前沿科研理论,企业则建设研发中心、一期中试车间、生产线帮助成果转化,“对市场更敏锐的企业,始终是主导”。就这样,先进技术得以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企业前后投入8000万左右,产品实现大规模生产,且受市场欢迎,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目前,公司已经开发美容多肽200余种、药物多肽500余种。
“我们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以确保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伍万兵说,持续的科技投入,也为企业赢得可观的市场回报。2024年该公司销售额达2.29亿元,今年3月,获得ISO22716化妆品良好操作规范(GMP)认证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化妆品良好操作规范指南》双重认证,标志着从原料到成品均可进入全球市场。
订单纷至沓来,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2023年企业营收较上年增长了200%,原有产能跟不上发展速度。
于是,吉晟启动了生物医药中试二期项目,包括3个研发中心、2个分析中心、6条GMP(国际通行的生产质量管理标准)生产线等,形成美容多肽、定制多肽等智能化中试生产线,产能是一期的3倍,预计2026年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实现营收增长50%以上。